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华锋优配网
“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贵州曾因群山阻隔而闭塞贫困。如今,一座座拔地凌云的超级大桥正重绘这片土地的时空坐标。全球前100座最高桥梁中有半数扎根贵州,而新晋登顶世界之巅的花江峡谷大桥,将“高速平原”的奇迹推向新高峰。
9月28日,“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标志着六安高速(六枝至安龙)这一交通大动脉全线贯通。该大桥以主桥高度625米、主跨径1420米创下了“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纪录,集“世界最大跨径山区桥梁”和“世界最高桥梁”两项桂冠于一身。将昔日两小时的盘山险路压缩为90秒的天际飞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基建用空间之桥填补时间之壑;而作为该项目银团贷款的联合牵头行,工行贵州省分行则以金融之桥贯通资金血脉,让天堑通途的梦想照亮现实。
六安高速项目总投资达245亿元,签约银团贷款金额182亿元,其中工行贵州省分行提供了23.66亿元贷款支持。作为联合牵头行,该行主动扛起金融责任华锋优配网,建立“三专服务机制”,即专项授信方案定制、专属团队保障和专项信贷规模保障,高效推进贷款投放,从项目前期规划到施工关键节点,始终与建设方同频共振,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助力攻克峡谷强风、岩体破碎等系列施工难题。
花江峡谷大桥。
此次对花江峡谷大桥及六安高速的鼎力支持,是工行贵州省分行践行金融报国理念、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缩影。截至2024年末华锋优配网,工行在贵州交通领域融资余额达2220亿元,市场份额居商业银行首位。全省建成及在建的高速公路项目中,85%获得了工行的信贷支持,铁路、机场、轨交项目融资响应全覆盖。“十四五”期间,该行已累计投入超1300亿元,支持了包括仁遵、安盘、贵平高速,安六、盘兴铁路,龙洞堡机场三期以及贵阳地铁等在内的近50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五年间新增交通融资758亿元,牵头组建25个银团贷款,银团总额超1853亿元。
在服务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工行贵州省分行不仅提供充足的信贷资源,更注重融资模式的创新与优化。通过运用“项目营运期贷款”“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组合,有效降低了项目综合融资成本和长期运营风险,为构建现代化、可持续的交通网络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花江峡谷大桥。
长期以来,工行兴义贞丰支行、安顺关岭支行等属地行主动作为,将金融服务从“架桥修路”延伸到“兴业强县富民”。在支持大桥主体建设的同时,工行积极赋能沿线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花江峡谷大桥作为国内首个集“桥梁观光+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其金融支持的效益将随着大桥的通车进一步向沿线地区辐射扩散。立足贞丰县及花江村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工行兴义贞丰支行“十四五”以来累计向普惠金融、民营企业、制造业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等领域投入信贷资金15.6亿元;同时,紧抓桥旅融合机遇,投放贷款近3000万元支持景区提质与民宿集群建设,并为十余家核心旅游单位提供跨境支付服务,全方位助力当地产业升级与国际旅游消费环境打造。在关岭县花江镇,工行安顺关岭支行聚焦肉牛、精品水果及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累计投放贷款近6000万元,并通过实施优惠利率、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政银企农”协同机制,将金融服务延伸至生产、加工与品牌打造全链条,有效激发了乡村产业活力,为花江镇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的金融动力。
花江峡谷大桥。
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下一步,工行贵州省分行将继续聚焦贵州“高速平原”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一方面深度参与后续交通路网完善工程,提供更加精准、创新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紧紧依托大桥通车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加大对沿线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让工行金融服务的“活水”持续滋养黔贵大地,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澎湃的金融动能。
这座屹立于喀斯特高原的“世界第一高桥”华锋优配网,不仅是中国基建实力的象征,也成为了工行贵州省分行以金融力量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地方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鲜明注脚。(文/王图川、宁巍 图/邵小芮)
配资指数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